21 November 2005

别叫我们的孩子太沉重!

  近来双语教学问题再度浮出台面。教育部副部长DATUK韩春锦针对华小使用英文教数理课题表示,教育部长会对此事做出宣布,并让华小有足够的时间调整上课的节数。

  华教界人士都很关注该部会如何作出安排。在这方面,董总立场鲜明,主张华小须贯彻母语教育原则,除了3 个语文科外,其他的知识科,都应以华文和华语作为教学和考试媒介语。

  在谈双语教学这个课题时,我们难免要问:身为华裔子弟的我们,在小学、中学乃至大学的教育体制里,各课程编排里面,究竟国语占多大的份量?我们的母语又占多大份量?

  在我们激烈争辩双语教学成效如何的同时,或许第一个浮现在我们脑海里的,应该是我们的母语未来将处于什么位置,受到怎样的冲击的焦虑。这些都是需要长时间来研究、剖析,以及进一步精心规划的课题。

  我把这次双语教学政策上的改革,看成是一件大事。心情确实非常焦虑,因为这将决定我们后代学习华文的“质和量”。

  我这样说,并非否定了英文或国语,或者双语教学的授课效果。因为,我们都知道,英文是国际认同的语言,英文教育是“必不可少的”。

  问题就在于: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引入英文在小学的课程编排里?要引入多大的量?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的教育专家科学性的去研究和探讨的。

  当然,教育专家的研究范围必须以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为依归。比方说,一个8岁小孩的知识接受能量,或学习容量有多大? 他知识度的增长需要,对母语基础教育的需要等等,都需要我们的教育专家提出科学性的依据。专家必须根据我们的孩子的需要,有比例的给以分配,进行华语和其他外语的教育安排,才真能让我们的孩子在学习上不会太沉重。

  事实上,在大马,华裔子弟华文课节数并不多。以前我们三年级时才开始学习英文,现在我们的小孩一年级开始,就要学三语,华文颗节数的比例肯定会减少。从小学开始推行英授数理科后,我们的孩子生活的质量如何得到一个提升,或达致最好的平衡?身为家长的,不着急才怪。

  我们都明白,孩子能够在小学阶段,就能学习好三语最好不过。但是,孩子的精力和时间毕竟有限,整个教育环境充满了竞争,课业特别的繁重,孩子的书包如行李箱那样大,重到背不起,必须用轮子拖着走。他们很小就在繁忙的学习阶段中度过,压力太大导致他们很小就失去童真。我一直在想,在这样的压力和激烈竞争底下学习,我们的孩子会快乐吗?

  不久前,我访问永乐多斯,她坦言,她多么希望她的孩子不要在那么充满压力的情况下学习,不要陷入这么无情的竞争环境里。但是,大马整个教育大环境并不允许她的孩子不做完繁重的功课,因为“填鸭式的教学、文凭至上”是一个必然的追求,孩子不能停下来,结果,他们快乐的童年被牺牲了。这是一个叫人感到遗憾的事!

  因此,是时候我们在时间和课程编排上,为孩子作更合理的安排。同时,在观念和教学方法上有更科学的指导,确保孩子活泼学习各个科目,同时热爱母语教育。

  在这方面,我们更需要教育专家通过科学性的研究,以及和政府教育部门的讨论,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,清楚地告诉我们,什么时候才是最适合引入英语教学的时机,又该引入多大的量?

07 November 2005

老师别太沉重


11月5号,雪州国中华文教师联谊会和SERI KEMBANGAN 民众图书馆联办了一连两天的“文化传承与精致人生讲座”。我受邀当“我看中学中文”沙龙讲座会的主持人,面对的是上百位国中和独中老师,我这个外行人,难免有些心虚。

  老师踊跃发问,言论精辟的三位主讲人,陈亚才,莫顺宗和梁靖芬精彩的回应。就连主持人也接到问题。

  “国中老师所面对的问题是一个星期只有三节课。有时遇到公共假期或学校有特别活动,一个星期连一节课也上不到,如何进行课本上的多样化学习?”

  这位老师还说,国中华文老师根本不能完成25节课的课文,还要教语文知识(短语、句子成份、修辞、熟语和名句精华等。)所以,很多时候,他们只能“赶”或“匆匆地”完成重要的技能,特别是考试局将会“出”的语法技能而已。因此,他问我是否可提供一些建议?


  另一个老师则说:许多父母亲强迫孩子选修中文,但这不是中学生自己的意愿,造成中文老师的心情很沉重。他问身为主持人的我,有什么看法?

  这让我想起,在我念国中时,每次上华文课,我的华文老师,恨不得把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,通过那几节华文课,全都传授给我们。但是与此同时,我的老师也清楚地知道,大马整个考试制度,并不需要我们懂得那么深入。

  因此,老师天天忙着追课文,填鸭式的要求我们跟紧考试范围,根本没有时间把我们带入中华文化世界,去引导我们看到中文的美。于是,在读名句精华时,我们没有历史线索,我们死背死记,学习到的中文,刚刚好“够用”考试能“过关”而已,懂得多,但不专精,可谓“样样通,也样样松”。

  我们可能熟读文学著作,但是未必懂得这个文学著作背后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。谈到中华文化的精髓体认,我们这一代是严重匮乏的。


  今天,我们处在一个不同于昔日的全新世代,老师如果还墨守成规,当个永远的指导者,附加指示者,或给标准答案的传声筒,那么他们只有跟学生渐行渐远。

  为什么呢?老师如果没有以一套自己的想法和全新的理念、谦逊的作风、宽容的胸怀和创新的思维来看待e时代学生的需求;用他们的眼睛、他们的语言跟学生沟通,那么,学生是不会爱上中文的。我们的学生一定会这样投诉:这老师教得太烂,中文课太闷。

  我想,既然课文是教不完的,那老师们大可不用太“匆匆”,在有限的节数里,用心聆听孩子的声音,走下讲堂,走进孩子们中间,成为孩子共同学习的陪伴者,发掘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;培养并放手让孩子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,主动、自主地学习语文,主动实践和探索,为自己的人生负责。

  而对于那些被父母盯着,强迫他们选修中文的孩子来说,更是不会主动翻开中文课本,或在上中文课时,突然变成瞎子、聋子和哑巴。

  我想,学习语文原本就是学习思考的过程。学习中文,是要感受整个中华文化背后的氛围、民族内涵。让我们的孩子在生活里去学习中文吧!刻意强迫他们学习,反而没有多大用处,把母语教育,如同方言学习一样生活化。让我们的下一代,在生活中用他们的熟悉的母语(中文或不同的方言),来认识生命;在丰富文化传统的环境下,教育孩子儒家思想,让他们尊敬生命,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,做一个好人。

  所以,亲爱的老师,千万不要太沉重。今天,倘若你尽了力,还是不能让一个孩子爱上中文,看不到中文的美,感应不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,那不完全是你的错。

  因为,只要您还能对孩子的“求异思维”,给以充分的呵护与鼓励;让一颗颗创新活跃的思想因子,在我们精心守护的园地里破土而出;让孩子热爱学习,如同热爱生活一样;让孩子以他们的速度,慢慢进步;让他们的未来,依照自己心理描绘的一一实现;那么,您才是身负培育人才与推动母语教育发展的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”啊!

  我之所以在座谈会上,坚持播放展雄声音演绎的《最后一课》,因为这文学作品曾深深感动了我。都德对语言与民族的热爱,深深牵引着我的心。那是一种呼唤,对“寻根”的殷切叮咛。老师的使命,就是把这份感动,用心传递出去,给未来我们的孩子……

  只要让我们的孩子记得,他们曾经在成长过程中,有过这么一次学习中文的机会,那方块字是他们的根,是他历代先贤的来处,那么,未来,无论这个孩子去到哪里,我相信,中文不会是一个陌生的名词……

06 November 2005

要不要转个弯?

  23岁那年,我在大学一场公众演说中说: “许多人年轻的时候已经死了,但是直到老年时才被安葬!”那时的我觉得,生命充满着无限的挑战,大专生应该发挥生命的使用权,应该拥有逆向思维,不应该丧失活泼批判、理性颠覆的能力。

  最近作了一个关于校园选举的报道,出街后引起不少回响。有人威胁要报警,有人在网上说我们的电视台已经被反对党操控, 有人甚至要求惩罚我们的电视台,因为我们支持落败者。

  这个报道引起很大争议,一些“知识分子”拜访我们电视台,教育我们如何选择采访对象、如何作一个公正的报道。更多的同行劝勉我们说:适时转个弯,不要碰壁!

  我始终认为,暂时妥协的目的,是要往正确的方向调整, 而非不费吹灰之力地复制另一个悲剧,训练大家绝对服从,训练大家的奴性。妥协过程中,需要设定一个底线,这个底线不能被挑战,不然,转个弯求过关的心态,会开个非常不好的先例。未来面对权威时,我们会忘了最初的理想。麻痹久了,未来面对危机时,自然也会选择不吭不鸣,从此裹足不前了!

  在无处不变、太花俏、太杂乱的世界里,回归媒体专业和伦理,不偏不倚,反而成为一种中流砥柱。认定“准确无误,公正、客观报导”为我们不二的信仰, 站稳立场的话,我们就无需考虑转个弯去迎合强权口味, 无需对制作的报道说抱歉。

  问题就在于我们对真相到底在不在乎?不在乎真相的阅听人,可以满足于简化的半真半假的东西?没有雄厚专精的编辑结构,我们怎样创造深刻高品质的报道?

  如果转弯只为了保饭碗、求过关,那么,我敢说,媒体这领域只有纵容更多有权者以知识挂帅来践踏我们的知识产权,所做出来的节目或新闻, 只是不同版本的“愚民商品”,这样不断窄化和独霸的媒体,我们要它来干什么?

  我当然知道,乖乖活在别人的要求下,也许会得到比较多的赞赏,但却不一定符合自己对人生的期待。尽管我们有立场,有主张,但是我们的言语却未必周延,这导致我们在冲撞整个旧有体制的过程中,伤痕累累。平坦的路,经我们一走,变成一波三折。

  “客观持平”,简简单单四个字,在做一个负责任的报道中要拿捏得准,却如此艰难。我一直认为, 这是一个价值观大翻转的年代,贼反过来监督警察;应该维护公众利益的媒体人, 却忙着当公关,忙着搞关系,甚至“认贼作父”!

  转弯后,如果能确保编采及节目策划的决定, 绝对以新闻专业固有的准则和专业判断为依归,那转弯又何妨?

  不然,如果为了不开罪任何人,不惊动任何机构,而不尽力对有关论题和事件作公正持平和公开的探讨,那是我们有渎职守。我们几乎忘了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大众,我们转弯的目的是为了避开外界的影响和压力,那么,我们真愧对社会大众。

  这样的急转弯,未免太狼狈!